• 国内短信
    • 国际短信
    • 5G交互消息
    • 5G卡片消息
    • 5G富媒体消息
    • 大客户定制
    • 智能语音
    • 效果追溯
    • 验证场景
    • 营销场景
    • 通知场景
    当前位置  > 亿美新闻

    亿美软通获IDG创投1000万美元 掘金移动商务

    2005-05-09

    微信扫一扫:分享

        “高速成长的移动商务市场、亿美软通独特的‘卖三次’商业模式、IDG风险投资三大要素”相加,使30岁的年轻创业者李岩,极有可能成为“丁磊创富神话”的续写者。


        “作为一家创业公司,亿美非常幸运,前些天我们刚刚获得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1000万美元的第二期风险投资。”


    亿美软通和IDG创投合影


        2005年4月25日夜,北京东北三环一个安静的上海菜馆里,北京亿美软通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李岩与同事们一边吃着冷面,一边对记者说,一个年轻创业者的喜悦和创业激情一览无余。


        李岩和他的同事们现在每天都行色匆匆地穿行于不同城市的写字楼之间,谈业务、挖掘客户、谈判……忙得不亦乐乎。刚刚结束上海、南京和杭州三地的巡展,连轴转后的李岩脸上却看不到一点儿疲惫。


        这是关于一个执著得近乎偏执的创业者的故事。


        移动商务掘金者


        当2002年短信刚刚兴起时,李岩就注意到:利用企业短信来做促销信息预告、收集客户信息,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移动商务方式。李岩将称之为“移动电子商务”。


        “这和互联网时代的电子商务不是一回事。”他举了个例子来解释这个概念:一家大型超市的牛奶过期,只好下架销毁,损失不小。应用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客户管理系统后,可以在牛奶到期前两周,对数万名会员进行短信通知,这种做法远比电话通知效率高,也远比发电子邮件有效,因为邮箱是会经常变的,而手机号码的变更频率要低得多。


        在企业级短信应用市场,北京亿美软通科技有限公司是首批吃螃蟹的企业之一。“做企业短信平台的确很累,也需要耐得住寂寞,不过,正所谓苦尽甘来,企业短信市场正迎来快速发展期。”该公司董事长冯军如是说。在获得IDG的第一笔投资后,亿美软通专注于为行业和企业用户提供完整的移动商务解决方案以及运营服务支持,是国内目前惟一全网上下行覆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手机用户的企业短信服务提供商。作为北京移动集团短信业务紧密合作伙伴、“亿美模式”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


        “亿美模式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产品(软件)+服务(移动商务解决方案)+运营(按企业短信流量计费,与移动运营商分成)’。这区别于很多厂商要么只卖软件,要么只提供服务,或者只按信短流量参与移动运营商分成的做法。亿美是在三个环节上都为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这就是亿美的‘卖三次’模式。亿美是在帮助客户成功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开拓市场的同时,成就了自已独特的三赢商业模式。”李岩认真地说。


        吸引风险投资三要素


        “IDG和李岩从谈判到拍板投资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只见了两次面,第三次就签协议,这种速度在IDG投资中国高科技公司的实践中是比较少的。”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李建光这样描述他们和亿美的合作。


        “IDG投资亿美当然也是经过仔细调研的。”李岩对亿美能够与IDG一拍即合颇感自豪,“风险投资者与创业团队并不是买卖关系,而是合作伙伴。”李岩非常坦率且真诚,“这也是IDG作为全球最成功的风险投资基金很专业的地方,他们会协助你做好各项工作,包括战略及产业认识分享等管理输出,同时也会利用IDG资金链条给企来带来IT等各方面资源,帮助企业快速成长。”在他们的合作过程中,亿美得到了商业实践,而IDG则通过资本、经验以及资源的输出实现了双方利益最大化。


        李岩认为“IDG对亿美的信心首先源于其对移动商务大行业发展前景和中国市场发展的具体情况有信心。”移动商务的市场非常巨大。根据相关机构的统计,2004年由运营商提供的正式企业短信服务全年发送总量约为1.1亿条,而通过短信群发器(短信猫)等非正规服务发送的商业内容短信数量更是数十倍于此。预计2006年前后,全国将达到7亿元的市场规模,并还将继续增长。


        中国正朝着电子商务方向发展,企业短信应用的普及率相当低,国内在这方面还没有涌现出非常优秀的公司,这就为亿美这类创业型企业的成长创造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前提——这样的成长没有天花板的。IDG与亿美同时看到了这个正确方向,二者一拍即合。


        “其次就是看事实,投资商与创业公司的合作需要用事实说话。投资商不相信简单的创业计划书,他们要看到的是实在的市场占有和收入增长。亿美能够在一年内把企业用户从3000家做到30000家,就自然获得了IDG对这个创业团队充分的信赖。就是这样的事实让IDG做出了第二轮投资的决定。”李言自信地说。


        此外,投资者感兴趣的公司永远是拥有好的团队,有好的管理能力、战略、市场前瞻性并且能踏实做成事情的公司。”按照李岩的理解,一个在向成功奋斗着的团队必须团结、志同道合、思路清晰、有非常强的执行能力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精神。“成功的理由多种多样,但失败的理由都是因为放弃。”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作为被投资者应该做到优势和难处都对投资人透明。当遇到拿到投资之后怎么用,财务怎么做会更好等问题都需要和投资人认真沟通。


        李岩认为,投资商并不希望企业是线性增长的,他们更希望看到企业增长曲线中的“拐点”。拐点的出现与市场推广力度、资源投入和时间等因素相关。如果加强市场推广力度、加大投入同时却缩短时间轴,那么企业的斜率将增加。当斜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拐点,这就是一种市场爆发。这种现象在公司财务报表上是以非线性增长的来表现的。


        “出现拐点是双方都愿意看到的,但这种拐点是需要积累的。你做了多少工作,市场怎么发展,经过一个孕育成长过程之后才出现这么一个拐点。”李岩在憧憬,“我们下面一步就是要让亿美的增长斜率越来越大,同时期待着下一拐点的早日出现。”


        业务牵引资本


        “在与IDG沟通项目过程中,我只是谈了一些最基本的东西:我们正做一个什么样的业务,已经做到了什么程度,并且向投资商分析了我们基于业务价值的前景判断。IDG马上就找到我们的合作伙伴进行调查,仔细分析了这个行业和我们公司的前景。”李岩始终认为把本身业务做好了比什么都重要,什么都不如用业务事实说话更有说服力。


        “创业企业只要选对了方向,把业务做扎实就能拉动资本,而融资本身并不是目的,只是为了帮助企发展业务。”


        任何一个初创型公司面对的首先都是生存的问题,故而大部分创业公司最希望做好的就是业务模块。只有市场业务已经可以足够支撑生存的时候,他们才会考虑技术升级和扩大资本。企业不同阶段的业务定位、模式不同,对技术力量提升和资本的需求程度也是不同的。


        有过一次成功创业经历的李岩深谙此道,将企业的资本运作完全嵌入业务升级之中,使二者相辅相成是明智之选。


        2001年底,李岩拿出第一次创业积累的资金与伙伴投入到了亿美的移动商务创业过程中。初期业务规模较小,仅限于对企业用户的直销,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到2003年中期,公司的初始资金使业务逐步扩大为电话销售。


        这一小步进步被李岩看作是亿美的第一次转折。也正是这次转折吸引了IDG的目光,2003年底,亿美融到了IDG的第一笔投资。


        由于IDG的资本介入,以及战略及产业认识分享等管理输出,亿美在2004年的业务已经升级为渠道发展阶段。这次业务大跃进被李岩称之为第二大转折,从此,亿美公司走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这次业务拉动了IDG的第二轮投资。现在亿美已将今年划为公司第三阶段的大发展时期。


        “业务是企业的表现,而运作资源才是企业经营的本质。投资商注重的是企业的发展前景,而企业也应该给资本以适当回报。”李岩解释道,“在投资商与创业型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双方是共同完成事业,企业与投资者都不能‘嫌贫爱富’,因此,创业型企业要在没有融资计划的时候也要与投资商做好沟通。”


        创业的资本归宿


        由于中国市场正逐步趋于成熟,一夜暴富的神话越来越少。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很多大公司常常会以资本买断创新的收购模式来解决自我研发能力的不足。鉴于这种资本市场环境,多数遇到扩张瓶颈的创业型公司都会面临这样的选择:是继续冒风险孤军奋战直至登陆资本市场,还是把自己卖给投资商或兼并者以对冲资本风险。


        对于这个问题,无论是产业界还是学术界都争论不一。当当网的总裁俞渝和原3721的周鸿祎在同一时代的资本机会面前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当当网拒绝了ebay1亿美元的收购,而3721则将自己卖给了雅虎。


        “选择并购还是选择上市要看企业在何种模式下更能够发展壮大。”李岩表示,“在创业型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这些问题,关键是站在企业的角度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经历两次辍学创业并获得成功的李岩表示,“对于所有的创业型企业,关键

    相关阅读
    酒店O2O短信是基础 如家酒店集团案例分析
    亿美软通部署银泰网短信案例浅析
    某服装品牌电商的满意通应用案例
    亿美软通助力某省地方海事局灾害短信预警
    亿美软通三网合一短信实名
    免费试用
    • 企业SMS
    • 国内短信
    • 国际短信
    • 5G交互消息
    • 5G卡片消息
    • 5G富媒体消息
    • 满意通实名
    • 大客户定制
    • 更多服务
    • 消息菜单
    • 智能语音
    • 号码验证
    • 效果追溯
    • 携号转网
    • 空号筛查
    • 应用场景
    • 验证场景
    • 营销场景
    • 通知场景
    • 新闻中心
    • 亿美新闻
    • 行业资讯
    • 亿美声明
    • 亿美视频
    • 奖项荣誉
    • 产业资讯
    • 关于亿美
    • 公司简介
    • 公司历程
    • 亿美资质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用户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售前:400-810-7255
    • 售后:400-779-7255
    • 官方微博:@亿美软通总部
    • QQ:4008107255
    • API文档下载
    • 号码认证隐私政策
    Copyright © 2001-2021 北京亿美软通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963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1242号
    亿美新闻 产品案例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 亿美新闻

    亿美软通获IDG创投1000万美元 掘金移动商务

    2005-05-09

        “高速成长的移动商务市场、亿美软通独特的‘卖三次’商业模式、IDG风险投资三大要素”相加,使30岁的年轻创业者李岩,极有可能成为“丁磊创富神话”的续写者。


        “作为一家创业公司,亿美非常幸运,前些天我们刚刚获得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1000万美元的第二期风险投资。”


    亿美软通和IDG创投合影


        2005年4月25日夜,北京东北三环一个安静的上海菜馆里,北京亿美软通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李岩与同事们一边吃着冷面,一边对记者说,一个年轻创业者的喜悦和创业激情一览无余。


        李岩和他的同事们现在每天都行色匆匆地穿行于不同城市的写字楼之间,谈业务、挖掘客户、谈判……忙得不亦乐乎。刚刚结束上海、南京和杭州三地的巡展,连轴转后的李岩脸上却看不到一点儿疲惫。


        这是关于一个执著得近乎偏执的创业者的故事。


        移动商务掘金者


        当2002年短信刚刚兴起时,李岩就注意到:利用企业短信来做促销信息预告、收集客户信息,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移动商务方式。李岩将称之为“移动电子商务”。


        “这和互联网时代的电子商务不是一回事。”他举了个例子来解释这个概念:一家大型超市的牛奶过期,只好下架销毁,损失不小。应用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客户管理系统后,可以在牛奶到期前两周,对数万名会员进行短信通知,这种做法远比电话通知效率高,也远比发电子邮件有效,因为邮箱是会经常变的,而手机号码的变更频率要低得多。


        在企业级短信应用市场,北京亿美软通科技有限公司是首批吃螃蟹的企业之一。“做企业短信平台的确很累,也需要耐得住寂寞,不过,正所谓苦尽甘来,企业短信市场正迎来快速发展期。”该公司董事长冯军如是说。在获得IDG的第一笔投资后,亿美软通专注于为行业和企业用户提供完整的移动商务解决方案以及运营服务支持,是国内目前惟一全网上下行覆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手机用户的企业短信服务提供商。作为北京移动集团短信业务紧密合作伙伴、“亿美模式”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


        “亿美模式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产品(软件)+服务(移动商务解决方案)+运营(按企业短信流量计费,与移动运营商分成)’。这区别于很多厂商要么只卖软件,要么只提供服务,或者只按信短流量参与移动运营商分成的做法。亿美是在三个环节上都为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这就是亿美的‘卖三次’模式。亿美是在帮助客户成功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开拓市场的同时,成就了自已独特的三赢商业模式。”李岩认真地说。


        吸引风险投资三要素


        “IDG和李岩从谈判到拍板投资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只见了两次面,第三次就签协议,这种速度在IDG投资中国高科技公司的实践中是比较少的。”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李建光这样描述他们和亿美的合作。


        “IDG投资亿美当然也是经过仔细调研的。”李岩对亿美能够与IDG一拍即合颇感自豪,“风险投资者与创业团队并不是买卖关系,而是合作伙伴。”李岩非常坦率且真诚,“这也是IDG作为全球最成功的风险投资基金很专业的地方,他们会协助你做好各项工作,包括战略及产业认识分享等管理输出,同时也会利用IDG资金链条给企来带来IT等各方面资源,帮助企业快速成长。”在他们的合作过程中,亿美得到了商业实践,而IDG则通过资本、经验以及资源的输出实现了双方利益最大化。


        李岩认为“IDG对亿美的信心首先源于其对移动商务大行业发展前景和中国市场发展的具体情况有信心。”移动商务的市场非常巨大。根据相关机构的统计,2004年由运营商提供的正式企业短信服务全年发送总量约为1.1亿条,而通过短信群发器(短信猫)等非正规服务发送的商业内容短信数量更是数十倍于此。预计2006年前后,全国将达到7亿元的市场规模,并还将继续增长。


        中国正朝着电子商务方向发展,企业短信应用的普及率相当低,国内在这方面还没有涌现出非常优秀的公司,这就为亿美这类创业型企业的成长创造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前提——这样的成长没有天花板的。IDG与亿美同时看到了这个正确方向,二者一拍即合。


        “其次就是看事实,投资商与创业公司的合作需要用事实说话。投资商不相信简单的创业计划书,他们要看到的是实在的市场占有和收入增长。亿美能够在一年内把企业用户从3000家做到30000家,就自然获得了IDG对这个创业团队充分的信赖。就是这样的事实让IDG做出了第二轮投资的决定。”李言自信地说。


        此外,投资者感兴趣的公司永远是拥有好的团队,有好的管理能力、战略、市场前瞻性并且能踏实做成事情的公司。”按照李岩的理解,一个在向成功奋斗着的团队必须团结、志同道合、思路清晰、有非常强的执行能力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精神。“成功的理由多种多样,但失败的理由都是因为放弃。”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作为被投资者应该做到优势和难处都对投资人透明。当遇到拿到投资之后怎么用,财务怎么做会更好等问题都需要和投资人认真沟通。


        李岩认为,投资商并不希望企业是线性增长的,他们更希望看到企业增长曲线中的“拐点”。拐点的出现与市场推广力度、资源投入和时间等因素相关。如果加强市场推广力度、加大投入同时却缩短时间轴,那么企业的斜率将增加。当斜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拐点,这就是一种市场爆发。这种现象在公司财务报表上是以非线性增长的来表现的。


        “出现拐点是双方都愿意看到的,但这种拐点是需要积累的。你做了多少工作,市场怎么发展,经过一个孕育成长过程之后才出现这么一个拐点。”李岩在憧憬,“我们下面一步就是要让亿美的增长斜率越来越大,同时期待着下一拐点的早日出现。”


        业务牵引资本


        “在与IDG沟通项目过程中,我只是谈了一些最基本的东西:我们正做一个什么样的业务,已经做到了什么程度,并且向投资商分析了我们基于业务价值的前景判断。IDG马上就找到我们的合作伙伴进行调查,仔细分析了这个行业和我们公司的前景。”李岩始终认为把本身业务做好了比什么都重要,什么都不如用业务事实说话更有说服力。


        “创业企业只要选对了方向,把业务做扎实就能拉动资本,而融资本身并不是目的,只是为了帮助企发展业务。”


        任何一个初创型公司面对的首先都是生存的问题,故而大部分创业公司最希望做好的就是业务模块。只有市场业务已经可以足够支撑生存的时候,他们才会考虑技术升级和扩大资本。企业不同阶段的业务定位、模式不同,对技术力量提升和资本的需求程度也是不同的。


        有过一次成功创业经历的李岩深谙此道,将企业的资本运作完全嵌入业务升级之中,使二者相辅相成是明智之选。


        2001年底,李岩拿出第一次创业积累的资金与伙伴投入到了亿美的移动商务创业过程中。初期业务规模较小,仅限于对企业用户的直销,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到2003年中期,公司的初始资金使业务逐步扩大为电话销售。


        这一小步进步被李岩看作是亿美的第一次转折。也正是这次转折吸引了IDG的目光,2003年底,亿美融到了IDG的第一笔投资。


        由于IDG的资本介入,以及战略及产业认识分享等管理输出,亿美在2004年的业务已经升级为渠道发展阶段。这次业务大跃进被李岩称之为第二大转折,从此,亿美公司走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这次业务拉动了IDG的第二轮投资。现在亿美已将今年划为公司第三阶段的大发展时期。


        “业务是企业的表现,而运作资源才是企业经营的本质。投资商注重的是企业的发展前景,而企业也应该给资本以适当回报。”李岩解释道,“在投资商与创业型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双方是共同完成事业,企业与投资者都不能‘嫌贫爱富’,因此,创业型企业要在没有融资计划的时候也要与投资商做好沟通。”


        创业的资本归宿


        由于中国市场正逐步趋于成熟,一夜暴富的神话越来越少。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很多大公司常常会以资本买断创新的收购模式来解决自我研发能力的不足。鉴于这种资本市场环境,多数遇到扩张瓶颈的创业型公司都会面临这样的选择:是继续冒风险孤军奋战直至登陆资本市场,还是把自己卖给投资商或兼并者以对冲资本风险。


        对于这个问题,无论是产业界还是学术界都争论不一。当当网的总裁俞渝和原3721的周鸿祎在同一时代的资本机会面前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当当网拒绝了ebay1亿美元的收购,而3721则将自己卖给了雅虎。


        “选择并购还是选择上市要看企业在何种模式下更能够发展壮大。”李岩表示,“在创业型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这些问题,关键是站在企业的角度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经历两次辍学创业并获得成功的李岩表示,“对于所有的创业型企业,关键

    相关阅读
    酒店O2O短信是基础 如家酒店集团案例分析
    亿美软通部署银泰网短信案例浅析
    某服装品牌电商的满意通应用案例
    亿美软通助力某省地方海事局灾害短信预警
    亿美软通三网合一短信实名
    • 首页

    • 服务申请

    • 在线咨询

    • 致电客服